从电影技术和内容上讲,《动物总动员》并不突出,最多只能算平庸。然而这部电影在今年6月份引进国内上映,不得不让观众想到三峡大坝。就好像《阿凡达》让中国观众联想到拆迁与钉子户一样。假如再早1个月上映,那时长江中下游正被“百年一遇”的干旱肆虐,本片会不会成为观众炮击大坝的武器,还真不好说。
影片的本意只是讽刺人类对环境的贪婪与自私,刚开始几分钟就告诉你:那些参加“气候大会”的人除了摆POSE照相以外什么也不干。到了影片的中段,这帮人更是赤祼祼地以开会为名行度假之实。
相比之下,动物们则更热爱生活、热爱自己的家园。这些动物活宝们除了非洲原生的猫鼬和狮子以外,其余的来自北极、太平洋小岛、法国、澳洲……它们能走到一起,都是因为人类的“迫害”:北极熊因为冰川融化而漂离家乡、海龟夫妇因为石油污染而背井离乡(直接讽刺了某件真事),法国高卢鸡则是从厨师刀下逃走的,另外还有来自澳洲的袋鼠和臭鼬,他们离开的原因是家乡被一场大火烧了。
非洲大草原是地球上的最后一块乐土,可是当大家到达的时候,这里正面临着“百年一遇”的干旱,原因是一座刚修建的大坝。接下来就要看动物们怎样大闹人类世界了。最后大坝轰然倒塌时,观众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心奋。明明看着自己同类失败,可是人在电影院的时候总是会产生相反的情绪。当年看《阿凡达》时也是这样,为人类的失败而鼓掌。
本片产自德国,而不是我们熟悉的迪斯尼、梦工厂这些电影大佬。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,本片有着很好的立意,却对故事把控不够。本片因为说教味太浓、笑点不足而被人诟病,不过好在它的画面、色彩、还有3D效果都是一流水准。
这让人没法不想到《熊猫总动员》,大家都是后起之秀,都是新娘子上轿——头一回,可是熊猫的那个画面,简直就是3D版的“喜羊羊”,真叫人怀疑3.5亿投资是不是打水漂了。中国人做电影已经不缺钱,可是花了钱却做不出人家的一点皮毛。我们能做得比别人好的,大概就只有大坝了,可惜的是这并不是很光彩的成绩。电影里那个小孩的一句台词正是送给为大坝自大的中国人的:你有没有替下游的动物们想想?

本站文章皆为作者原创,其它媒体(包括但不限于报刊、杂志、网站、电视、电台)未经作者书面许可严禁转载(或部分摘录)!